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Saturday, 17 December 2011

自我定律

宗教,科学,哲学,信仰,制度,人性。。。这些总总的因素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世界,甚至是地球。人类自有知识一来就制定了许多定律和制度,而我们就借着历史从他们的身上学习,改进与转换。从公元前的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巴比伦人的勾股定理,美索不达米亚的乘法表甚至是那时的中国所发现的天文知识都为我们下一代留下很好的学习基础但也给我们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无论是天文,数理,物理,思维方式总有一套人类认为的自然定律在运行着。我们的知识是正确无疑的吗?每个人或许对此很有疑问。自然定律的发现使得人类认为一切都是常理,等着我们自己去发掘。好比像一间拥有物资的仓库,当我们偶然的发现我们所需的物资就会觉得那是自然定律也好比一种刻板印象。我们不是为了符合自然定律和已存在的空间而探索·发现。一切的惯有定律都能被颠覆,甚至是没有相对存在。

宇宙的定律,地球的定律我们发掘了吗?发掘了代表了冥冥中还是有定律的存在。如果有定律存在,毫无疑问我们是能推测未来。如果是冥冥中,那造成这个冥冥中的定理一定必须具有定律的存在。这又是相对吗?一切看似矛盾但却井井有条。我们能跳出相对或两季思维的框框而去想事务吗?后现代人类的知识是依靠学习前人已设定好的知识定律或看书学习的。怎么能确立一个个体的思维独立呢?如果一个人看书了,他能确保不受影响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是纯思维知识。人类要摆脱思维上的真正独立就必须在某种理论上不能接触任何事物或者说不能是宇宙的个体。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新知识是一直存在的,有的知识旧知识的转变。世上每一个人都会疑问自己从何而来,这或许是人类的一个定律但怎么不受这些定律影响呢。据简单的例子,我们生活在这个很古老的宇宙,这个宇宙所有的空间,时间,定律在一个框框内,就好像已被设定好了但如果我们跳出框框呢。好比我们不以时间计算时,分,秒。不以物理定律解释物体常态而且是以不同的全新定律去定义。可这也是矛盾之处。因为这会转变成另一种定理也是一种相对。

我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但我却想跳出这个框框。我也像许多人类一样仰望心空自我深思而我却想的是我怎么不去像一个东西而脱离这个框框。这个不属于任何定律的框框。我也是愤世嫉愤世嫉俗的崇拜者因为我想自我提升思维以寻追人类甚至是定律也谱不出的思维以创立思维纯洁。每每我却质疑我自己,我所想出的思维却是在这个框框下的世界产生的。那我的这个思维还能跳出这个框框吗。我要纯洁,我甚至不要这个框框作为跳板将我的思维弹出以变成一个纯思维。

每当我闭着眼睛,想去遨游宇宙,沉溺与历史情景时都不忘想起任何会有产生思维的事。我活在一个球体里,不断的运转,不团的循环但我却等待这个球体的破裂。我很鄙视现有的任何制度以常理,简单说常理是能颠倒的。黑与白,对与错,善与恶。换个角度,这些常理是人类无形中确立的。可我觉得坏也是好。

待续。。。。

Thursday, 1 December 2011

枷锁鸽子

枷锁的沉重,扼住了自由翱翔的心。。。
我祷告,向心灵祷告。。我要自由翱翔但却只换得回音。我疲惫不堪的翅膀何时才能潇洒摆动。我抖了抖身子但却不是翱翔的前奏,却是心寒的征兆。

思维框框的狭隘,让我像真空般的压缩自己。翅膀拼命的摆动,想摆脱困境但枷锁依在。音乐再也不是枷锁的钥匙,书再也不是枷锁的心灵补给。我心里的翅膀依然被枷锁紧紧地拴着。。。

我的眼帘只是囚室的一根根铁棒,我双手抓着幻想中的笔杆子,希望手中的笔能写出我的释放。罢了,不可能。。。随着我眼前灰色的景象,心里下起了沧桑的雪。我的枷锁依然冰冷无情的履行着他的责任。。。从不失责。。

时而看见的光芒是我寻求自由的动力,我停止摆动翅膀,为的是有朝一日的心灵翱翔。。这不是梦,更不是幻想,枷锁始终会怜悯我以让我寻找思想自由的国度。我不禁流下了一滴泪,泪融化了无情的雪,融化了枷锁的心。。。

呐喊释放不了心中的悲凉,我咧嘴一笑,双手合十,心里念着心灵咒语,再睁开眼,迎接我的是灿烂阳关,枷锁已消失。。我内心无比感激,翅膀再次抖动,而这一次是准备迎向自由的天。。

翱翔之际,赫然发现这片自由的天国确是枷锁的框框世界而我依然抓着笔杆子,尽情幻想那美丽的天。。


Tuesday, 11 October 2011

小旅游

眼皮带着丝丝倦意。。。
我向黑风洞出发,心里满满期待的心;二十一岁的我从未到过这个马来西亚必游的景点。心里总是感慨,为何在儿童时光里都从未曾来过印裔同胞的圣地。
KTM的车轮与铁轨开始了接力赛,往黑风洞奔驰。车厢里的人不多,大多都是游客;肯定都和我一样前往圣地。他们有得与另一半交头接耳;有的则是看着旅游指南或检查相机里的电池。我对面坐着的是一对印裔情侣,但他们的表情却蒙着一片薄薄的冷霜。一阵寒意迫使我把头专注在书上,心里默数着还有7站就到了;或许能看多几页。每当列车渐渐缓下时,我便清楚知道更接近目的地;上下车的人不多,车厢内的仍有许多空位但这对我而言并不是件坏事,至少看书自在些。门关上了,列车毫无埋怨的往前开;阳光从车窗外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双手,像是我的双手成了向日葵。车上的广播”batu cave, batu cave, 终于抵达了黑风洞。乘客们们都冲冲下车,我对面的情侣也在与对方窃窃私语之后下车了。我真的来了,心里总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身边的朋友在小学时就已到过黑风洞而我是那位最后才收到礼物的小孩。
下车后,眼帘就看见了黑风洞所有的景点去;我走到了车站外的栏杆旁;眼前望去隐约看见了那尊标志神像。站在栏杆旁的还有些外国游客,他们卡嚓,卡嚓的不停拍照深怕遗漏了任何一个视角而我也随意的拍了几张。出了电车站,就能看见一个入口。入口两旁摆着地摊,贩卖着些印裔的传统饰品;我停下脚步,随意望一望而摊贩这时却鼓起精神但随着我转身离去;摊贩的眼神即冒出失落感。。。随后,我继续往前走;左边是一座印度庙宇,庙宇耸立在高高的阶梯上;我不敢恭维继续朝向我期待已久的黑风洞。庙宇之后却是个小型动物园,心里纳闷了一阵怎么黑风洞那长长的阶梯还没出现在我眼帘呢但我还是耐心的向动物园给了礼貌性的微笑。这一段不足400米的砖道上,满满的游客和朝圣者而我喜爱这种感觉的围绕;心里总觉得朝圣者对信仰的坚定使得这里的气氛更神圣化。这时肚子却鸣金了,我随意选了间小餐厅。餐厅里坐着了几位外国人,他们都在说这话但脸上显出了他们的对话显然在讨论这个旅游景点,我望了望他们就坐着了。随后,看了看点上的菜单,都是我平常吃的印裔食物;我也就习惯性的点了The AisTosai已安慰肚子,好征服接下来的阶梯。。。。。。
疲惫的双腿终于征服了漫漫长梯,我看见了一座宏伟鼎然的神像;他耸立在石头上,双眼望向天际像是臣民的守护者。我心里默默地向他行个礼就往洞里去了。高高的拱顶,石灰岩的日月精累营造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仰头一往,苍穹之美无限。眼神将其每个位置都观看了一遍,心里谦卑的敬重大自然的美。在进入了黑风洞之后,还有个窄下的阶梯;阶梯上有个篱笆网都是猴子攀爬跳跃的接点,当我走着上去时差点被椰子击中就因为猴子的无理取闹。我庆幸的继续走上去,我感觉到了阳光的幸福;静静的站了一会儿。。。原来这里是水帘洞,壁岩上满满的猴子但这些猴子都不惧畏人类或许都是孙悟空的刻板印象。
我逗留了一会便走了,往回之前的洞口处再次细细光看每个角落然后再带着不舍得心情踏出洞口。在正准备下阶梯时看见了一个 牌子上写着”dark cave”,好奇心马上牵引着我过去。原来这是所谓真正的黑洞,周围是浓浓的蝙蝠粪的气味;这个黑洞必须要有导游带领而且必须缴RM25但我却没进去,我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了。我喜爱黑暗但我却止步了,想了想还是下次再进吧。就这样我带着矛盾的心情朝刚辛苦攀爬的楼梯一步一步的下去了。到了原点,我礼貌的请一位游客帮我拍照留念;是位妇女,印尼游客。我感谢她帮我拍照,毕竟一个人也不能将全景拍下。
一个的足迹,每次都让我有不同的体验。我爱自己自由的飞翔,心中的枷锁却始终牢牢地紧锁着。钥匙却被熔进身体的每个细胞里。每当我与自己对话时,书和音乐是少不了的衬托物;我静静的抚摸着书,将头依靠车窗,眼泪孤独的留但却流露了却结成雪花往心里降下。。。我的感触是那么的柔弱,那么的敏感却也那么得坚硬。。。车窗外的阳光被雪花给反照回去了。。。。。。。。。。

Thursday, 29 September 2011

演奏会 2

Die walkure : Ride of the Valkyries,一首期待已久的乐曲。这次去演奏会的目的除了想感悟Liszt and Wagner的旋律,最主要还是那首乐曲的震撼。这一次的演奏会让我放松许多,比起上次更加自在;就像个不再闹别扭的小孩。在演奏会开始前的1个小时,我独自坐在双峰塔下的磨砖凳上;耳机里是歌剧魅影一首首扣人心弦且又能使人热血沸腾的歌剧对白。我不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角色,但我却又静静的扮演着坐在磨砖上的沉思者。我按着电话键盘随之将一封信息发送出去了,这封信息对我而言有点像漂泊在大海里的玻璃瓶而玻璃瓶里的信息也随波逐流。当歌曲还在我耳里敲打着,一封信息显示在银幕。。。心里的喜悦不犹升起,断断续续地失去联络将近1年但如今的一封信息却冰释了一座桥梁。这是让我在进演奏会前最大的心灵安慰,我打了个电话给你,你的音律,感觉不变或许一直也不会变。。。5分钟的通话像修复了铁桥,心灵的分子在铁桥上来回穿梭。挂下电话的那一刻,我释放了,我找回了你。找回了或许永恒不变的友谊。我抱着这种甜滋滋的味道进入演奏厅,旁边的位置或许有了希望但我还却是有所保留。。。指挥是同一个人,但他已不是我所关注演奏会里的灵魂而是你所带给我的感应但我必须静下心来像以往一样珍惜每个音符。这次的演奏会给了我一种解脱,就像耶稣在十字架死后得到的解脱一样。。。一种神也创造不了的解脱感。顿时我的记忆只保留在与你相识的那一刻,就是高中青春无限的那一刻。。。最后一首Ride of the Valkyries的结束,我被其震撼所震慑但远不及听你弹钢琴的那一刻所能让我的专注和感觉黑洞。。。指挥的鞠躬,一切又和以往一样。。。而我却清楚知道这个鞠躬将向我行礼直到音符消失。。。。。

Wednesday, 21 September 2011

任意门

聆听着。。听着印度风味的乐曲,加上些拉丁曲风,心里随之起舞。。。此时的我却闭着眼,让乐曲节拍所敲打的声响带领我走向那道时光任意门。我很爱这道任意门,当音乐发出音律,眼帘拉起,身处家里的那一刻,就像一场神圣的仪式;我就能回到任何过去我所喜爱的空间和感触以往所有的情感。虽然,眼前的景象时而模糊时而清晰但那个回忆轮廓还是存在的,这道时光任意门能让我感觉我从没消失,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是一体的。当身处奇境时,我像个好莱坞大导演,我在我的想像里以365度的视角去拍摄与观看我以往的故事就像黑胶片里的黑白影像,我很努力的去思考以往的情景然后记录在胶片里再以光速传递至我所有的感官和记忆,这样我的灵魂就能好好欣赏这部回忆电影。这类型的电影都会有后遗症,那就是分不清现在与过去。每当我开启任意门时,往往会不知觉的重复以往的动作和习惯;那时的我是翻着商业学课本的第几课?那天的漫漫长夜我看着丹布朗的书还是我所喜爱的历史课本?我睡前是听着什么音乐;看着什么书?这一切已和现在错综复杂。很奇妙的感官,我能在现在活着过去吗?秦始王应该很有兴趣知道吧。。时光隧道缩短了,在物理,空间与时间的变化下我却完好无缺。我以前写过这篇文章吗?还是现在的我在过去的形式所写出的文章?我是否已把任意门当成一种习惯,一种比黑洞引力更为有吸力的时光将我缩小并穿梭现在与过去。我常进入任意门,看着过去以往的我。这样在某种程度诠释了两个我但却还是我。我需要警钟,不同音律的警钟。这样我的时间才能分隔开来。一首音乐的结束,一首音乐的开始,我抽离了时光隧道。。闭着眼,进入刚才的时光,想着刚写着文章的心情。。。原来我的椅子已倒下但跌的却是无底深渊。。。

Wednesday, 14 September 2011

《演奏会》



#2019年的照片#

演奏会的遗旋仍在我耳里回荡,这是我第一次观赏真正的演奏会。贝多芬的第5交响曲和第7交响曲在剧场里伸爪,掳获了所有听众的灵魂。指挥的一举一动像是牵了线的木偶,由上帝控制着,指挥着他的臣民一同声响的将音律释放出来。

小提琴的琴弓在指挥的号召下随着音符的变化而不断拉动,动作整齐有致,像极了士兵握着手上的宝剑,而高呼“胜利!胜利!”。当然,我在聆听时抱着些慷慨激昂的心情,把演奏会变成了一个激烈的音律战场。心里不时的赞叹,一个演奏会的灵魂;指挥,他的一举一动就像和音律紧紧牵连着,视乎已融合一体。

指挥棒的魔力像催眠一样,并让我把目光钉死在了演奏会上。在我踏着音符所谱出的道路时,我望了望我左边的空位。。。心里一阵纳闷。。。看来没人能和我一起观赏演奏会了,我压抑着短暂的感伤继续享受着贝多芬的气息。

在演奏会里,心里顿时也会放空但愧疚感马上一拥而上,指责我说“专心,专心欣赏演奏会”但心里却是以演奏为背景,跑进了自己的空间。专注力逐渐下降了,是烦恼左右着我吗??听着听着,不知不觉眼泪嚷嚷着一同欣赏,我不让但一滴眼泪狡猾的溜出来了。我马上拭去脸上的那一滴泪,装得若无其事但心里清楚只有一个人的时侯才能做回自己。

这时,我又看着左边的空位,没人能在此时此刻握着我的手。。或许以后也不会有。。。释怀不愿让步。心里又转向演奏会上,演奏者的表情个个专注在音符上,尽力的不辜负任何一个音符,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也很欣慰。不知是因为之前已听过贝多芬的许多名曲,心里时而不专注外也夹带了些五味杂陈。

直到指挥棒落下的那一刻,掌声响起时;我才大梦初醒,结束了。。我一步一步沉重的踏出演奏厅,心里却是意犹未尽在刚才的梦里。。。不断追忆。。。

《扬帆》

一键落下,文字的旅程扬帆而行。。。在字里行间航道里,寻找文章的宝藏,我不是海盗但却是谦卑的掠夺者。号声响起,“启航在大海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