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 July 2017
读后感 - 《李鸿章传》
李鸿章这位在中国3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鞠躬之人。
记得在中学時的中国历史课上就对李鸿章产生敬仰。那时的李鸿章启发了我對事物的一些想法。晚清末年,在一個封建社會並擁有兩千年帝制的中國,他竟能一步步為中國帶來一些改變。雖說這個改變最後以失敗收場但這足以讓當時的中國人認識到了世界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評價可謂中肯無私。針對李鴻章在外交軍事的錯誤判斷都給予批判但對於他當時所深處的官場和清王朝的封建思想也不禁為他的生不逢時感到嘆息。對於我而言,李鴻章在中學時讓我學習到的是,務實並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艱鉅的任務,不畏懼流言蜚語並繼續努力的幹實事。這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套用在今天的政治混亂的時代,我們也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幹務實的事而並不是用言語改變社會。
當時的歐美國家只知有李鴻章,可見他個人的影響力有多大。從洋務運動開始,李鴻章未曾能真正放手去改革但他仍不屈不撓在大清國這個封建的天空下繼續努力以期望有一天大清國能強盛起來。當最終甲午戰爭讓他的努力付諸流水並摧毀了北洋水師,李鴻章成了朝野的眾矢之的,遭到人民的唾罵但人們竟不能體會他的難處。批判事情的最終結果往往是最容易的,這也是俗話說的“馬後砲”。
書裡的一些歷史事蹟網上都閱覽,不過最重要的是學習其中的價值觀。人無論在多困難的環境下,無論必須承受多少的冷嘲熱諷,不能失去方向,還要堅毅務實的完成任務。幹實事才是王道,哪怕是用自己的一點綿力去改變自己所堅信的理念都是可敬的。
晚清40年從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戰爭,出訪歐美,八國聯軍等等,李鴻章都是親躬之人。在晚清時代能出現李鴻章這樣的人物在中國歷史上找不出第二人。晚清與李鴻章是讓我最著迷的歷史時代,那是一個封建帝國與世界的接軌的時代,而這個時代也造就一個傑出人物。雖說李鴻章一生所努力的自強運動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但他也盡力了。
人生總有困難,也總有人會批判你但只要開拓視野,關時勢,幹實事,務實沉穩的把事情幹好,我們就不會愧對自己。理性務實應該是我們永遠所該追求的精神價值觀。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