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一代领导班子过渡到第二代领导班子的过程是东南亚各国都应该学习的榜样。其实新加坡领导人所做的也并不是什么新的理念,吸引高素质和品行兼优的人才加入政府,让政府拥有一批有干劲和廉洁的人才管理本是一国政府和领导者的责任。纵观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政权接班计划根本就是以个人利益为优先,并想方设法争权夺利和满足朋党。
一位真正的领导者,永远都会招揽人才并给他们一个发挥平台,然后在从中指导,或帮他们扫除政治障碍。国家长治久安其实并不难,也并不复杂,可是许多国家的领导班子却战胜不了自己的内心,慢慢的被权力腐蚀。从吴先生的故事,我们的确看见了第一代领导人贯彻了以吸引人才为先,为国家日后的治理埋下良好的种子。这本自传可以让我们窥探第一代领导班子和第二代领导班子的磨合和被赋予的责任和任务,也了解到第二代领导人如何在李先生的监督下履行国家职责和制定未来的计划。
新加坡如今正处于第四代领导人的接班阶段,可是最近王瑞杰副总理卸下第四代领导人的位置,导致这个接班计划受阻,新加坡是否还有最佳的第四代总理人选?如今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如果第四代领导人达不到前三代领导人所设的高标准,这对新加坡这一个城邦国家来说是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隐忧,因为一个小国政府如果走向腐败或缺乏领导力,国势就会像多米诺效应,一切瞬间瓦解。
在我看来,新加坡也一直都在李光耀的护航和指导下前进,吴先生担任总理时,李光耀仍是内阁里的高级部长直到2004年,直到李显龙担任总理后,李光耀先生变成了内阁资政直到2011年,表面上看,已是第三代领导班子,但仍然处于第一代领导者的光芒下,当然吴先生也解释道其实李先生并不会插手内阁事物,更多的是给予意见,其中的事物运作是严格遵守和尊重政府所做的决定。
如今新加坡在李显龙领导下,新加坡还是有很强的凝聚力并不会过度担忧新加坡的未来,毕竟他的治理能力堪称上佳,加上是李光耀的儿子,这一点将确保李光耀的遗产不会式微。加上,华人社会家长式的观念,儿子都会追随和传承父亲的理念。可是该想想李显龙后的新加坡第四代领导人,是否有能力处理国际事务?是否能延续自李光耀所建立的国际影响力。新加坡第一代至第三代领导人的意见都备受中西方政治人物的尊重,除了国内问题,这些都考验着接班的内阁团队。
不过我认为难得的是新加坡至今的内阁团体是像并肩作战的战友并团结一致的致力于让新加坡更好。他们就是技术官僚和政治人物的混合体,采取集体认同和负责,不像东南亚其他国家都是政客扰政。这里不得不说我们马来西亚的领导接班过程,安华和马哈迪这一对师徒,从98到开始仍然在争夺权力,过了23年马来西亚仍然没摆脱这一出接班闹剧。
新加坡还能走多远?这个多元种族的移民社会是否能继续下一个50年?不知为何总有种倾向于悲观的感觉,似乎隐约觉得新加坡已到了强弩之末,还是这只是我内心的一个假象?城邦国家在历史上的寿命都不算太长,希望新加坡能一直作为东南亚的一盏明灯,让人们看见清廉和高效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