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2 February 2019
读后感 - 《拜占庭帝国 - 拯救西方文明的东罗马千年史》17-02-2019
一个延续了一千一百多年的帝国,就像璀璨的流星划过人类一千年内的时空。想起在希腊参观拜占庭历史博物馆的时候,那些希腊化的拜占庭艺术文化,的确让人惊叹。一个帝国的影响力在灭亡后还能继续延伸,并对西方文明点起了一盏指明灯。这个千年帝国的故事有道不尽的沧桑,也有无尽让人津津乐道的辉煌事迹。作者叙述了千年帝国的兴衰史,也将皇帝和当时的事迹详细解说,让我们可以窥探拜占庭当时的社会风貌。
当年,君士坦丁大帝的独特远见并建立了东罗马和合法化基督教,这对于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当我们窥探这段历史时,有什么是值得让我们学习和被启发的事件呢?例如,如何维持一个千年帝国?如何长时间保存其传统文化,社会面貌,经济实力和人文影响?拜占庭帝国少不了兴衰史但帝国的统治阶层如何让建国基石不被动摇,并继续让人们骄傲的自诩为罗马人并让所自豪的文化,历史,价值观继续流传下去。
我认为让帝国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是因为能者居之和一种文化自豪感的因素,以罗马人为基础的认同感。前期时代,皇帝(奥古斯都)也会任命共治皇帝(凯撒)来管理国家,最有名的就是戴克里先皇帝提出的四帝共治。不同世系的朝代也继续以自身文化和罗马认同感来管理这个帝国。
任何一个有能者都能成为皇帝,就好像当时的查士丁尼大帝一样。这里所说的皇位更迭并不像我们所认为在中国的改朝换代一样。不同继承者都希望回复西罗马帝国的光辉时期,各位不同世系的皇帝都想要让拜占庭帝国在文化,制度,宗教上占主导地位并回复西罗马帝国的版图。当然,千年帝国对付外敌的韧性处理手段也是帝国智慧的体现。从西哥特人,波斯人在到阿拉伯穆斯林的种种威胁,帝国始终都能力王狂澜。
第四次的十字军征服期间,十字军攻破了君士坦丁堡,结果让拜占庭的元气再也不能恢复过来。当时的西欧国家在拜占庭人眼中就是野蛮人。虽然同属基督教,但却拥有不同的理念。结果互相猜忌导致自相残杀。此外,梵蒂冈与拜占庭的皇帝和牧首对基督教有严重的分歧。
威尼斯的盲眼总督Enrico Dandolo让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的报复行为让我感到遗憾。一个人的怨恨导致了一个帝国的衰败,倒也真正体现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理念。这里我深深感到宗教依然是人类用以达成目的的手段,因为至今仍屡试不爽。
到了后期,再也没有一个皇帝有能力挽狂澜的挽回帝国的命运。帝国与西方国家的相互猜忌也失去了求援的机会。历史没有偶然,当然如果当时西欧能重振旗鼓并派兵救援这个千年帝国,或许奥斯曼的伊斯兰军就不会蹂躏这个影响深远的帝国,也不会导致伊斯兰的蓬勃发展。
帝国的兴衰史一时也说不清,让我最着迷的还是希腊化后期的拜占庭,那些耀眼夺目的建筑,马赛克玻璃画,艺术品,壁画等等。这些丰富的文化也成为了是日后文艺复兴的基石。最可惜的是许多西罗马帝国遗留下的千年文物和书籍典藏在奥斯曼军队入侵后被付之一炬。
历史上总是有种种转捩点,唯一不变的是人类从来都不从历史中学习错误。此外,国家除了要自强不息,也要关注周围国家的政治变动,因为时间无时无刻都在更换着区域性的政治面貌。一千年的经历再也顶不住历史的洪流,拜占庭灭亡了,但也唤起了西欧的文明并让拜占庭的灵魂继续传承至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