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圈里,北边是以同化后的华裔泰国人所主导的佛教国家,南边则是以亚洲价值观与提倡儒家思维的华裔精英所领导的政府。而环绕这周遭的国家是回教人口最多的印尼。马来西亚因拥有庞大的非回教徒,因此至今仍实行世俗化政策但回教政策却一直贯彻其中。
最近,伊斯兰党宣称只要是穆斯林,不论任何种族都能当任首相,而前上诉庭法官则宣称非穆斯林难当首相。当然这两者的观点在宪法里并未阐明规定必须是穆斯林或巫裔才能当任首相。以务实的世界观来看,马来西亚的国家定位是偏向于回教化,这个国家定位基于本地的土族文化以及主导这个政府的回教徒。马来西亚已是回教会议组织的会员国,这已表明我们在世界的眼中是一个回教文明的国家。如果华人或非穆斯林当首相,华裔应定位为回教文化还是世俗文化或是东南亚文明还是亚洲文明?马来西亚除巫裔与穆斯林以外都应该要有思维上的定位。
在定位问题上,我们有两个国家能作为借镜,一是新加坡,二是土耳其。新加坡以李光耀的亚洲价值观自居并宣扬儒家思维,而土耳其在是以现代化和西化的方向前进也就是正教分离。马来西亚的定位虽说是三大民族但一直是回教徒所主导的政府,社会宗教群体中仍是分裂的。
华裔(非穆斯林)是否能当首相一直以来是被关注的课题。但是就算当华裔非穆斯林当了首相,定位问题却错种复杂。当选的华裔非穆斯林首相是否能放弃自身的认同感和中华价值观?还是会变成一个大中华圈下的政府并以中国政府紧密联系。此外,在出席阿拉伯的回教会议时,又该以何种身份自居?当我们希望非穆斯林当任首相时,必须考虑和预先解决所有的客观因素和重新定位的问题。我国人民一直认为我们是多元化社群,但欧美国家只会视我们为回教国家。除非穆斯林带起过去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道路,坚持政教分离,实行积极的世俗化政策,这样马来西亚的未来才能拥有一名真正的非穆斯林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