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Monday, 27 August 2012

我的华文教育


我并不熟悉华文课本内所有章节,也不了解诗的结构与语文知识。写作手法也是靠自己摸索。对于课本内的内容,老实说我从没仔细阅读。我的华文教育所欠缺的或许就是语文知识。

大约在小学五年级时,爸爸在家里安装了Astro,也是从那时侯开始我渐渐的深入接触东方文化的价值观。以往爸爸都是看台湾新闻,从小我就耳儒目染台湾社会的动态与及文化。这间接升华了我的华文程度。之后随着爸爸,每一天都会看《李敖有话说》的节目,因为这个节目我了解了许多词汇与及对批判的运用。对李敖的记忆非常深刻。渐渐的我也观看了中国的东北小品,初中时每一天都不会错过一部东北小品的连续剧但现在却忘了小品的名称,心里很遗憾。逐渐的,我也观看百家讲坛,凤凰大视野,锵锵三人行等中文电视节目;特别是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我特别喜爱。当然,闲暇时我会阅读了中国神话与寓言故事。像扁鹊见蔡桓公,二十四孝故事,女娲补天等等。

从小,家里的环境浓厚了我的东方文化。矛盾的是这些都是从电视上慢慢学习的。无论是台湾或大陆的电视节目我每一天都会观看,因此心理酝酿出很坚毅的东方价值观。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热爱历史,从在小学迷恋埃及历史,中学则是中国历史,之后西方历史,政治历史等等。从这些历史丰富了知识与自我的信念。

爸爸是留台生,加上公太曾是国民军。我初中对国民党非常感兴趣甚至到了崇尚国民党的理念。蒋介石退守台湾,蒋经国后期的自由民主的社会与及台湾青年的热血精神。此外,80年代的台湾歌曲也深深影响我的内心世界。我对这些是鉴定不移的。直到高中后期,我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与及邓小平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无论是中共或民国,这背后有着让我学习的价值观与信念。自身留着华夏的民族的鲜血,一种优越感从身上散发开来。那就是高中时期的我。

在之后,我放下了一部分的华夏民族的优越感,更务实的以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海外华裔。我必须寻找中华文化与我土生土长的国家(马来西亚)的平衡点。这方面的知识,我从李光耀身上学习了不少。亚洲价值观,一个共识,一个信念。转向青年年级的我深深知道,无论是台湾或中国,我们是有文化上的差别。活用自身的中华文化,吸收正确与适用的价值观以融入不同的社群。

妈妈也深深影响我的中华文化。从小我便接触马华,籍贯团体,华团,乡团等等。我们华人的凝聚力与团结的精神一直是一种动力。妈妈常教导我要团结,最重要的是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要成为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这些都成为我的一部分,一些修身的价值观也是妈妈所传授的,特别是家庭观念与人情事故。从妈妈的身影,我看见了妇女的坚毅也看出了妇女那母性的一面。我从不质疑妇女的贡献与能力。妇女能撑起半边天,这是我亲身体验的。

身为华人的我,加上浓厚的华文背景,我却矛盾了。以往的我因为受了台湾政治制度与立法院的影响,一直认为华文能为我开辟出一条政治大道但其实是不实际的,幸运的是那时我还初中。自身的认同感与对马来西亚的认同感。我真的矛盾了。我不断的学习西方历史与政治和马来文以融入马来社群。我的自身认同感混乱了,这种感觉很彷徨,更确切的说是没有归属感。

我的思考语言是华文,从历史书籍到文学小说都是以华文为主。华文是我的知识来源,我也会保持下去,此外我也会不断看英文新闻,增加英文思考能力。务实的理念,或许是我们海外土生土长的华人的归属。在适当时体现自身的文化,在大环境下体现自身国土的文化,两者的融合就是马来西亚华裔。更务实的看待自身的定位,因为我们再也不是那五千年文化发源地的种子。

Thursday, 23 August 2012

有心无力

一个月的假期。。电脑堆满了草稿,很像完成写作但却毫无动力。感性的生活似乎遇到瓶颈了,满脑子的想法都是议论文;需要缓冲,更需要一场情感上的地理大发现。今天妈妈说,你怎么停写稿了。。我有些无言以对,愤世嫉俗的心态像潮汐因为始终会拍打在沙滩上。社会常态是一种循环,评论不能尽最大的能力改善而我一直确是早已看透对社会正常运作的规律。可是我还年轻,我不想那么快看透世事。在人的一生里,如果没办法达到平衡点;是很孤独的。年轻的生命如果像是活了一个世纪的故事,那哪位年轻是没有生命力的。往后的生护还必须保持活力,更务实的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