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Monday, 15 October 2018

讀後感 - 《北歐神話學》04-10-2018


閱讀了一個多月,終於都讀完了。這本書寫於1903年,詳細介紹了北歐神話的種種事蹟,神人角色,神話的起源,神與神之間的種種軼事等等,可以說是全面介紹北歐神話學的一本書。不過這本書的章節內容有點混亂,書裡穿插的神話故事然後以個別章節給予敘述,整體而言,內容相當冗長。

現在對冰島,挪威,芬蘭原有的文化概念有更加的了解。人們對基督和北歐諸神的信仰轉變,種種爭取信仰的事蹟都能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概況。民間也更傾向於將當時社會對宗教態度轉變成神話故事的寫照。基督教的傳入,融合了一些北歐原有的神話元素,不過民間對於農耕,捕獵的習俗仍遵照北歐神話的儀式規範。

書裡也敘述了魔法和巫師的種類和用途。有時不得不承認人類的想像力是何其豐富,巫師的好壞,如何實施魔法等等都有詳細的記載。巫師與神和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影響歷史發展都能在書裡找到。當然這些都是神話學,作者主張以民間文化儀式體制為切入點來看待神話學,因為就像政治體制先於政治論述,神話學也一樣,先擁有儀式觀點才有後來的論述記載。

我們在Marvel所看見的Thor和Asgard,當然和神話學有很大的出入。書裡敘述了整個奧丁統治下的神話世界和這個神話世界的來源。巨人,精靈,矮人族和神之間的摩擦也都有詳細記錄。在這個神話世界裡,“盧恩符文”(Runes)是整個神話和法力的基礎。現今還能找到這些文字,或許魔法在某個時空的確存在於人類的世界裡。

這些民間所流傳的神話故事能看出一個地區的民族思想結構和文化的形成元素。例如像是Monday,Tuesday的含義和北歐慶祝聖誕節送禮物的習俗等等,這些都是神話滋養民間文化發展的養分。現今以科學為基礎的社會,或許再也不需要神話,但作為人類思想的火花並推動社會人文的發展,神話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科學與神話,並不對立,而是對事物本質的不同角度和詮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