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Sunday, 1 November 2020

读后感 - 《奥德赛》2020年 10月24日

 


继上一次《伊利亚特》之后的故事,叙述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后返乡的历程。
花了许多时间在这本书上。书里有许多注释来解说《奥德赛》,我认为这一本比较适合对文学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所阅读。这一本被奉为文学始祖的《奥德赛》,也不知怎么从口传诗歌演变成记载在文本上的故事。当然诗歌文本的出处和作者的资料仍然得不到确切的答案,最重要的还是《奥德赛》如何影响了日后的西方文学。

阅读之后,对西方的文学轨迹,故事结构,神话题材等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奥德赛》是西方神话与冒险故事的圭臬。不过最着迷的还是阅读这一类历史久远的故事,加上是荷马时代的古希腊,又能让我神游到作者当下写作的心境和所处的时代氛围和作者看待周遭事务的视角。

当时的荷马或其他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一类故事?他们对神的看法是什么?如何解读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制度和文化的观点?他们心中真的相信奥林匹斯山上的神吗?最重要的是作者让现今的我们可以窥探当时社会的种种概况,像是当时人们所用的器具,如何圈养家畜,使用什么武器,如何祭拜神明,饮食文化,交通工具,居家摆设和所拥有的器具等等。

诗歌所要带出的道德价值观是重中之重。如何评价当时的道德价值观,再来比较如今的社会如何看待这些价值观。不过,这一切视乎没有太大的改变。人类是以一个贯穿历史长河的角度来审视这些价值观。其中一个例子:奥德修斯历经万险回到家乡后,杀死那些侵占他的家产的求婚人,这一复仇行为至今也能让读者们所接受。诗歌里对于女人守寡,父系社会,女性的权利,这些也都是可以从古文学里所了解。女人对丈夫的忠贞,家奴对主人的忠诚,儿子对爸爸的思念和敬仰,这些至今无论在任何社会下都被我们所坚信的价值观,是不分时空的。

阅读是为了汲取更多对看待事物的视角,每一本书总是能激起思想上的碰撞。
无法在这里一一列明阅读后所激起的思想浪花。

真希望能听见当时游吟诗人吟诵《奥德赛》。。。。







Sunday, 26 July 2020

读后感 -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2020年7月18日



相信大家都阅读过《木马屠城记》,我依稀记得那时童话故事书里的《木马屠城记》,那是我最喜欢的儿童读物之一。如今,终於读到了荷马史诗的两大巨作之一的《伊利亚特》,让我可以感受到史诗般的特洛伊战争。

其实这就是神与神之间的一场游戏,各个凡人英雄的命运已经被安排好。众神之间的斗争无时无刻影响着战局,这就是《伊利亚特》的故事。那些英雄,像赫克托尔,帕里斯,阿基琉斯等等,其实都被各自喜爱的神明保护着。宙斯在幕后主宰这一切,并决定谁将得到荣誉和命运之神的眷顾。

让我感触良多的是荷马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下撰写出这本书。当时的他是以什么样的心境创作?他如何想像出诸神帮助人类英雄并将其以文字描写出来?阅读时,脑子里一直出现书里的种种景象,也穿插了电影《TROY》的一些画面,让我体验出不一样的赫克托尔,阿基琉斯和阿伽门农等等。

其实阅读这一类史诗故事就是可以窥探当时人们的思考模式和感受那个时代的景象。霎那间,彩虹隧道出现,带你穿梭于古代与现代之间,而这一种穿越感的确能让你有种特殊的精神体验。人类需要继续编撰故事以便延续文明,也需要故事激起人类的想法。关键在于维系人与人之间实际存在的历史情感就是继续创造更多的故事,并实现更多不一样的结局。

接下来继续下篇《奥德赛》。。













Thursday, 9 July 2020

生活點滴 - 16 《台灣之旅 - 台南篇》 2018年 4月28日至30日


終於訂了飛往台灣的班機,這是一個延遲了許多年的目的地。
這個從小就常聽長輩們掛在嘴邊的國家,當然也是因為爸爸和一些叔叔都是留台生,加上有嬸嬸和堂哥也是台灣人,所以自小對台灣有一種似曾相似的熟悉感。

猶記中學時,爸爸都是看台灣新聞,我也就這樣耳濡目染的從新聞中了解台灣社會。當時也非常喜歡李敖的節目,還有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台灣偶像劇,流行歌曲和明星等等。中學畢業後,曾申請過去台灣唸書,但最終還是留下來了。如今已28歲,抱著一種是時候看看那熟悉但卻又遙遠的地方,就這樣在上班時,看了看日期就訂了機票。

抱著想一大早抵達台灣的心情,訂了國泰的凌晨航班,所以必須在香港轉機。
清晨時分的香港機場有些寧靜,在候機室去的人也不多,就這樣靜靜的看著候機室的採光玻璃,太陽徐徐升起,此時此刻感覺到了一絲寧靜。

第一次去台灣,我選擇的路線是,一府,二鹿,三艋甲。

到了桃園機場,匆匆趕去搭機場快鐵到高鐵站,然後直下台南。台灣的堂哥在台南工作,所以約好了在台南先見一面。每抵達一個國家,心裡都會暗自的印證對那個國家一直以來的想法。下一趟到台南的高鐵班次剩下自由座票,二話不說就買了。


 抵達之後,問了問巴士站在哪。因為不想就這樣搭Taxi去酒店。上了巴士後,對司機的禮貌和開車前耐心的指導安全措施而感到欣慰。
到站後,拖著行李往酒店的方向走去,對街道的印象有種80年代的感覺。
放下行李後,因為還不能進房,所以就等堂哥來接我去吃午餐。
吃了當地有名的是虱目魚,當然也少不了滷肉飯和蚵煎。



吃飽後,在附近的古蹟區逛逛,還去了樹屋和安平古堡。其實怡保有一個非常相似的樹屋。這裡的一些古蹟建築也很別緻。可以看看這些照片。
晚上我叔叔來接我和堂哥一起去夜市吃吃逛逛。












原來這就是台灣的夜市。


終於都品嚐到臭豆腐和豬血湯,真適合我的口味。



朦朧的合照。



第二天一早決定漫遊赤坎樓,神農街,台南孔廟,台南老建築和一些精緻的廟宇。
逛完赤坎樓後,在《蔡家豬血攤》吃了一個豐富的早午餐。
一直以來很喜歡漫步在歷史建築中,所以一大早也是從酒店起步直到傍晚,然後就這樣走遍了大部分的台南景點。
赤坎樓,這一台灣曾經輝煌的商業據點,此時此刻幻想着當時的盛況。










再次將自己帶入歷史的長河中。






記得是一位白人幫我拍照。



木橫梁,以前的建築學。









這些設計總是讓我著迷。





之後慢慢走去神農街,很喜歡那裡的老舊氣氛。簡直就是沉溺於這些街道和建築中。
其實在Johorrengam有一條相似的街。

總是喜歡走走停停然後細細的欣賞,因為你總是能在這些老街道發現有趣的雕刻藝術。
老建築和老街道有一種永遠替代不了的沉重時間感,而這恰恰會讓你在這些地方忘了時間並融入其中。

可是發生了一件小插曲,手機不知為什麼自動關機,老實說誰出門還不得靠Google Map 嗎?加上網絡和拍照不能沒有手機,我只能靠記憶走回酒店。幸好還有Ipad,上網查了查,然後就將電話重新設定就好了。

匆匆下樓繼續我的行程,之後就去了台南孔廟,很喜歡這些閩南式的建築。特別是那彎形的屋脊。總是喜歡盯著那個弧度。









這間好像我們Johor - Rengam老街的一間屋子。






















接下來就是漫步走向市區,已經很期待看看台南林百貨的建築和延平郡王祠。







台南的建築的確別有風格。




                                                  在林百貨裡歇歇腳,喝咖啡和將心情寫下。



在林百貨看見了一個老式的小鬧鐘,但卻沒買下,心裡有些遺憾。
林百貨裡售賣的東西真的適合喜歡古董收藏的人









去了百年洋樓的知事官邸。
在裡面我感到滿足因為裡頭的賣的小物件和這歷史建築裡的設計。
但裡面沒什麼人,我就像這座官邸的主人。



看著夕陽落下,思緒萬千,當下的心情被凍結了。
靜靜享受一個人旅行的寧靜。



因為榕樹,我去了成功大學。
在夕陽西下時,靜靜欣賞著榕樹,不知道該怎麼形容當下的心情,但我知道我很欣慰,也很滿足。






結束後,堂哥來成大接我去吃台南小炒。
兩兄弟叫了啤酒,暢談生活,不亦樂乎。之後還去了一家甜品店




送我回酒店後,趕快梳洗然後坐在床上休息。然後找找附近有什麼小酒吧。
幸好步行大約15分鐘就有一間酒吧。

進去之後,酒保還以為我是香港人。
她介紹本店有名的調酒,一共9杯。
每次一個人旅遊時,都會找一些小酒吧喝酒。一個人靜靜坐著很長的時間,慢慢喝酒,繼續讓思緒在腦海裡川流。

待了許久後,問了問酒保如果一個人走回酒店安全嗎?
她很自豪的說在“你永遠都不用擔心,台灣很安全,你一個走回去完全沒問題。
的確在走回去的路上,一個人影也沒有,不過倒也沒什麼事可擔心的,就這樣結束一天的行程。


4月30日早晨,我決定先去國華街逛逛,順道買了有名的《金得春捲》。這條街熙熙攘攘,也很多道地小吃,也順道去看看他們的Pasar Pagi。



然後叫了輛TAXI去了奇美博物館。
下車前,司機很溫馨的和我說,天氣熱,記得多喝水。
之後,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一陣,就像在歐洲的莊園一樣,想起了在凡爾賽宮的那種心情,沒想到在台南也有這樣一個地方。這裡整片區域都是歐式古典設計。
從花園區走到博物館,會經過很長的走道,周圍是一大片的園區和噴泉







奇美博物館的前廳。


買了票之後,知道有一個特別畫展,那就是荷蘭畫家 Henk Helmantel 的靜物畫和寫實畫展。我被他的畫作深深吸引著,因為他寫實書的張力和感染力就像黑洞引力一樣將我吸入。畫裡的光線接近完美與現實。

之後就真正開始參觀奇美博物館的館藏了,與之前參觀過各個國家的博物館比較,奇美博物館的館藏之豐富,之完整,之多樣性讓我驚訝不已。

兵器展覽的物品是我至今看過最完整,最豐富的典藏,我甚至懷疑許多物品是不是複製品因為我在歐洲都沒看過如此完整的收藏,而且展品的品質和完整性都非常好。

樂器展覽裡也讓我不亦樂乎,終於看見像Orchestrion,Pianola 這類音樂機。在裡面待了近5個小時都不會悶但很可惜館裡不能拍照。


我正靜靜的思考和感受他所有的畫作。
然後將自己帶入畫裡感受空間感和以他的視角所能感悟到的畫面。
以往所觀看的寫實畫都沒有他的畫作一樣能讓我擁有如此強烈的連接性。



這幅畫《碗》,其實花了一段時間欣賞。
碗的周邊弧度,比例,色澤,光線所帶出的柔和感,讓你視乎能憑空感受這個碗的實在感。







很喜歡這幅畫的光線和空間感




盯著這扇窗許久,為何自己逃不出世俗的框架。
這扇窗開著,彷彿在誘惑著你跳出去,為何困在房裡以這樣的視角看待世界。
那或許是陰暗面,但在仔細體會後,其實是人生總是有出路,關了一扇門,將會為你開一扇窗。


結束了博物館之行,上了TAXI回去市區,這次要品嚐集品蝦仁飯。
然後去了藍晒圖文創園區。想起馬來西亞的一些文創園區,文創的確需要很大的毅力,或許我一直考慮到金錢的問題吧。選了一家咖啡館,坐下好好沉澱一下心情,翻開了記事本,蓋了章然後寫下心情。很多人都問我每次一個人去一個地方,心裡都在想些什麼?其實就是什麼都想,讓思緒像電流一樣流通全身。





總是喜歡記錄當下。




 這是我排了許久所等待的豬心冬粉。



在咖啡館待了很長時間,覺得是時候去逛逛台南的新光三越,其實主要是想看一場電影。在排隊買戲票時,排在我前面的三位台灣青年問我是不是要買票,當然是啊,我咧嘴一笑。他們有多的一張,就這樣賣給我了


電影結束後,當然是找宵夜吃,可是沒想到在這個夜裡。不知怎麼了,我竟然在台南街道上遊蕩了將近2個小時。當然也是想找到一些有名的小食店,但去了兩間都沒開。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一家小店,就是那種大家所熟悉的樸施住家餐。很多人排隊外帶,我邊吃邊看看周圍的人們,感覺就好像在吉隆坡的市區。吃飽後,帶著大大的滿足感走回酒店。
結束了府城之旅的最後一夜。


這一份宵夜讓我有大大的滿足感!
簡單的豆漿,麵包雞蛋,和加了酸梅粉的肉包,這是店家的招牌,原來搭配起來真的很好吃!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