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Sunday, 29 August 2021

读后感 - 《李敖风流自传》2021年8月18日

 


李敖80岁生日的礼物,娓娓道来他这80年来在生活,牢狱,政治,文学,朋友,依旧对抗等等所面对的轶事和将脑海里所激荡起的涟漪随笔逐流的写下。其实更像一本80老者絮絮叨叨其80岁人生的崎岖旅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对抗执政当局的手法,对台独运动的批评,引领中国知识分子的走向,白话文创作,以及他在国民党高压统治下被关进牢里的日子。他的确是一位身怀傲骨的奇才,也是有仇必报的真君子。在这一个时代,的确越来越少人能理解他,但是他的学说,文字,思想却深深的影响着中学时期的我。

他总是能抽丝剥茧拆穿别人的谎言,并附上证据辩驳。其实他所要表达的是原则与正理,因为他深知他是活在一个虚伪和以利益为先的政治环境下。许多人都在会不自觉的以诡辩和歪理来证明自己的做法。我依然记得他对民进党台独的批判,因为民进党的党章第一条就是要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可是民进党执政了两次都没去实行,并时常以台独为诱饵来左右民意。这就是李敖所说的对于台独不必那么认真,每当选举或民调下跌,民进党总是能拿来用用拯救自己。

政治上的甜言蜜语太多了,而李敖总是像良药苦口般的继续让我们在思想激荡下有所领悟。其实这也是因为人性使然,相信每个人对于政治上的虚伪作法或谎言都会有基本的判断但是还是会不直觉的相信者赤裸裸的谎言。

读了李敖大师的情史,真是对他佩服之至。其实他对性与爱的看法很直接,这就是内心感觉和肉体的欲望,没必要遮遮掩掩,而是随着自己的情感进而幻化为性与爱。他的恋爱是浪漫文学史,他的性欲是文学世界下的发泄口。他曾经为爱自杀,为爱遗憾,但也为爱留下再生的因缘。

我向往他的一些思想和行为和他那五四精神的遗蕴,以文笔之才横扫乌烟瘴气之政坛,以文学创作滋养人心,以能言善道驳斥谎言诡辩,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继续点亮华人世界里的那一道光






Saturday, 7 August 2021

读后感 - 《一本读懂四书五经的故事》2021年7月25日

 


自中学毕业后,很少再去翻阅四书五经的经典,如今再次复习后,对于做人处事方面依然受用。从商者能以此借鉴而为儒商,百姓以此为戒而为仁者。我自小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处事待人常以仁者爱人和中庸之道为本,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行孝道。儒家的修身境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书五经里的儒家精神,或是周易和春秋里的典故,都是许多先贤的立身之本,也正是我们后辈所应该继续遵循的标准价值观。如今可算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不服从纪律,口出恶言的现象比比皆是,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似乎成了社会所追捧的标准,加上良好价值观的没落逐渐吞噬人们心的仁爱品行,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否让大家忽略了言行举止所应具备的标准。天下为公,大义凛然,忠义诚信在社会里逐渐被遗忘,甚至连许许多多的领导者都不再遵循这些价值观,这叫百姓何去何从?

个人修身在于我们该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人?我们该拥有怎样的言行举止?我们该如何设立榜样?我们该如何以理性的态度与人交涉?这恰恰也是儒家所能教导的部分。为什么中华文化没有断层的也在于个人文化修养的层面在几千年前就得以确立。当时的先辈已经把近乎完人的修养学说发扬光大。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再过1千年都仍受用。

如今许多政客人心叵测,利欲熏心,这些经典特别适用于当权者因为现今的当权者早已忘了以民为本,行仁政的目标。如今又有多少的从政者还能继续秉持正义?修身治国平天下,恰恰许多政客连修身的路都没走完,就去治国了。大家都忘了其实修身是一辈子的旅程。

在这里分享一些四书五经里的名句,希望更多人能以此为鉴: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