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Sunday, 5 March 2017

读后感 - 《学文》 2016年 第一期




这期学文其中一篇的本地研究《你是汹涌的海浪-记马来西亚激荡工作坊》让我既兴奋也欣慰。作者将马来西亚本土音乐界的成长过程和本土歌手那创作的精神记录下来。

激荡工作坊的成立加上《海螺新韵奖》的结合,孕育出了像阿牛,梁静茹,戴佩妮等等马来西亚著名的歌手。从那个时代开始,马来西亚的音乐界开始慢慢崭露头角。

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音乐时代。这对马来西亚而言,创造出了自己的音乐界也让无数的年轻人能用自己的歌声,自己的音乐唱出内心的感觉。一把吉他,一首民歌,一群志同道合希望本土创作能欣欣向荣的年轻人填补了我们在音乐,文化,生活和心灵的空白。



这其实也反映出了身为华裔的我们,那份内心情感的代表,或许定义了我们的音乐底蕴。这也或许解释了我们是怎样的一个马来西亚华裔。我会说那是澎湃,激昂,感人,热血,文艺的马来西亚华人音乐界。

书刊里还有一篇专题 - 《雪隆精武体育会的创建与发展》

非常感谢这些研究者将华人社会的文化历史进行研究并记录在案。精武体育会对华社的影响,加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现在的我们如果还能秉持当时精武体育会所标榜的价值观,我相信我们华裔族群的素质将继续保持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体,智,德,智,忍,勇。这些我们曾经所倚重的价值观到现今似乎渐渐被人遗忘了。

一直都很感谢《学文》将本土许许多多的故事记录定案,也让华人的拥有一个渠道了解自身在本土的历史发展。一个小镇的故事,一个庙里石碑的记录,一位曾在过去留下印记的人物,这些能丰富我们过去的点点滴滴,以不致让我们的过去留下空白。

感叹现在的我们逐渐失去了解自身故事的热诚。现在的生活似乎缺少了一种对事物的热爱,我们再也不去解答内心的困惑,再也不去理解一切从何而来。我们逐渐让自己变成生活机器下的标准物品并再也不去理解这部机器里一颗螺丝,一个齿轮,一个引擎背后所带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