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Wednesday, 13 December 2017

讀後感 - 《守望者》


《Go Set a Watchman》當年Harper Lee真正想寫的故事。如果當時的編輯沒有讓她以小女孩的角度撰寫也不會有《To Kill a Mockingbird》 這本經典小說。在Harper Lee逝世後,塵封了將近50多年的原著《Go Set a Watchman》才得以出版。很多人認為《守望者》的出版破壞了Atticus 在《To Kill a Mockingbird》裡的父親形象但從另一個閱讀角度,我覺得這是更貼近現實的父親角色。

長大後的琴路易絲(Jean Louise Finch)回到家鄉,回憶着小時候的一切,然後漸漸發現爸爸一直以來在心中捍衛黑人權利的形象遭到破壞,自己所堅信的信念也開始失去寄託。

Atticus Finch 說一個種族的經歷歷程是要漸進的,並要努力爭取才能符合自身種族的歷史進程。他不認同直接給予一個仍處於歷史兒童階段的種族擁有和白人一樣的公民責任與權力,而Jean Louis認為人人平等,不能容忍任何歧視也不可以剝奪任何種族的權利。

書裡有一段話讓人醒思“讓學校配合黑人小孩而降低水準,你會讓你的孩子去那裡上學嗎?如果南方黑人一夜之間得到完整的公民權,會怎樣?你希望由一群不懂管理的人來管理州府嗎?Atticus的公正觀點在於希望黑人能依照自己的進程趕上白人的文明。因為他認為不具備一定的教育程度,公共意識和公民責任的種族如果一夜之間得到公民權,他們不能盡到一個公民應有的責任。Jean Louis一直堅持認為不能舉手擋在黑人的面前並說你們現在只能走到這,對她而言這對一個種族是非常不公平的。當然,這牽扯了公平與公正的信念。

身在多元的社會裡,這些問題何嘗不是一直圍繞著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好比華人貪心,馬來人懶散,印度人愛惹事。我認同的一點是一個公民責任的確必須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教育基礎上但我們絕對不能以種族區分,或以一個時間點局限一個種族的發展。教育是否真的能改變一個種族自身的內置基因?為什麼一些國家在特定種族的管制下仍停滯不前?這些或許值得我們去思考。

閱讀《Go Set a Watchman》和《To Kill a Mockingbird》後,很喜歡作者描述生活的手法。裡面的家庭故事有一種樸實但又引人入勝的力量。或許是因為許多事就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周遭。

不論什麼種族,只要我們公平公正的待人處事,心存善念,並時時刻刻保持同理心,我相信不同種族之間的誤解終究會得到解決。最後,讓我們自己以更具高度的修養來達到一個不分種族的社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