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March 2018
读后感 -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 20-03-2018
全面讲解了马来西亚各个社团的成立背景,像宗教社团,血缘性社团,业缘性社团,地缘性社团,秘密会社,文学团体和大会党总会等等。特别是宗教篇,讲解了马来西亚不同籍贯所信奉的神祗,以及众多道堂所建立的缘由。书里也讲解不同神仙的来历,这些我们或许每次都会困扰的何方神圣和神龛,像是大伯公,拿督公,龙母,玄天上帝,法主公,广泽尊王,惠泽尊王等等。此外,还有姓氏堂号的由来,像我们常见的颖川堂,主要是姓陈的堂号,陇西是姓李的堂号,宝树堂是姓谢的堂号等等。马来西亚18世纪初所成立的社团(包括宗教)历史都包含在书里。
这些都是学术研究,但是一直以来我所深思的是华人社团该如何延续?这是华人最后的文化堡垒,或许更贴切的说是华人最后的力量堡垒。虽然这些社团的功用逐渐遭到年轻一代的离弃,但他们或许忽略了如今我们仍可以拥有华人文化的自主权都是许许多多社团在背后的艰辛付出。纵观现在的华裔青年大多都以FB留言参与社会活动而这恰恰是社团活动衰落的主因。
社团会馆每年都出资出力举办活动,像颁发奖学金予会员子女,各籍贯的文化活动,全国性的文化活动,全国性的商业活动等等。从殖民地时期到现在,在对华裔不公平的政策,这些社团都会联合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华裔群体的社会存在和背后的运作原理,社团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今我们该如何保持这个力量已变为非常棘手的问题。
社团的接班问题在90年代就被提起,特别是血缘性社团(姓氏社团),如今已走向没落。未来的社团是否该进行整合?或以怎样的形式整合?社团会馆要以怎样的号召力来让年轻人加入?青年的生活重心已转变成娱乐性与物质性。过去大家都以社团会馆为中心,主动帮助会馆筹办活动和筹钱等等,而这些会馆所办的活动也能让年长者拥有一个寄托,也是大家相聚交流的好平台。
现今的社团会馆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未来5到10年将会遇到很严重的瓶颈。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新血都在外地工作(也包括我)。从小就接触社团会馆的活动,十几年前所见到的社团活跃分子,今夕依然是他们在带动着社团的团务但如今他们已两角鬓白。
那一份赤诚之心,那一份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那一份对先辈的钦佩之情都在逐渐流失于现在所处的社会,我们的生活价值观已变的薄弱,加上对事物的心态愈来愈冷淡。是我太悲观吗?我常想90年代后期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最佳年代,因为价值观依然扎实的存在和意识形态转向包容和自由民主的方向发展。
如今我们所坚信的价值观是什么?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又迈向怎样的意识形态发展?传统价值观的颠覆究竟对我们的思维心智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些都是能探讨的。希望我们的社团仍能连绵不断的发展下去。退一万步说,身为青年的我们如果有能力就在金钱上支持,以让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少了一份艰辛。
Monday, 19 March 2018
生活点滴 - 14
每一次的KL之行,不外乎去演奏會和買書。這也是我过去7年来的习惯。
這次主要是提交華研的會員申請表格。中心職員陳勇健似乎很高興,竟然有年輕人一個人上門加入會員。當然申請永久會員也不便宜,他還開玩笑說:恭喜你加入貴族俱樂部。我們聊了將近一個多小時,他還介紹和送我新加坡怡和軒所出版的《怡和世紀》,
我真的非常感激。
職員丁美鳳認得我,因為我在2016年自費參與華研所主辦的國際雙年會也參與了他們2017年的週年紀年晚宴。他們或許很慶幸還有年輕人對他們中心有如此大的興趣。
其實華研的工作的確非常艱辛,在面臨資金短缺下還必須肩負華人的研究工作。除了金錢支持下,華研所出版的書也符合我的閱讀興趣。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支持他們。
上面藍色的兩本書籍是我買的,以下都是送給我,他們太熱情了。
至於《怡和世紀》,勇健和我說是新加坡非常有分量級的刊物。(由陳嘉庚基金贊助)
我真是受寵若驚,如同得到無價之寶。
之後我來到陳氏書院逛一逛,畢竟最近閱讀的書有提到書院的建立。
總是對嶺南式建築非常著迷,就像傳統歷史瞬間附身一樣。
我們的先賢的確為我們做了許多,而我們的責任就是傳承下去。
在一個老店的樓上,也就是學林書局。很難想像在一個外勞為患的地方,藏著一個明珠。
學林能讓讀者有一種心靈寄託,因為你知道書局就在那,你所需要的書,他們都會盡力幫你找。一種由心而生的安全感能讓人感到平靜。
學林書局內部。
每當沉浸在他們的書海裡,不知不覺把時間留在書與書之間的小道裡。總是不捨得離開,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會發現什麼寶藏。
商務也是我每次必到的書店。商務比較容易找到我想要的書。
逛完學林和商務,之後我都會到KLCC 的Kinokuniya。
#中國書籍要去學林,港台書籍要去商務#
Coliseum cafe
總是一個人來。至今也只帶過一個人和我一同共進晚餐。
記得第一次來時,當下的心情非常興奮。我喜歡一個人將時間凍結然後細細品嚐一間老店過去的點點滴滴。
一樣的招牌牛扒。一樣的座位。
這個我第一次來時所品嚐過的甜點。這次也點了一份,味道沒變。
不過我記得第一次來時,裡面有一個非常小的蟲。
再熟悉不過的門口。
推開門後有著時間所遺留下的種種故事,
等待你去發掘。
這次的演奏是:
Falla - Suite from EL amor brujo
Rodrigo - Concierto de Aranjuez
Grandos - Intermezzo from Goyescas
Bizet - Suite No.2 from Carmen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34
從中學開始都是一個人看演奏會。至今也只允許一個人和我一起來。
現場聽Suite No.2 from Carmen的演奏真的很棒!此外,Concierto de Aranjuez的吉他演奏,真是讓人聽得引人入勝。對這次的演奏會非常滿意。
很慶幸還能在台上看見許多熟悉的面孔。他們像是紀律嚴明的士兵,每次司令官舉起指揮棒,他們都蓄勢待發然後將最好的演奏帶給我們。
其實每一次除了聽演奏,在演奏廳裡也是一個很好思考的地方。
或許是內心能達到一種平衡,能感悟真正的自己。
或許一切的一切再也不重要,當時間在你的血管裡遊走,滴滴答答拍打著你的細胞,你知道你的內心正在經歷歲月所留下的痕跡而你沒有辦法,也只能擁抱時間對你的錯愛。
Sunday, 11 March 2018
《文進理髮院》
他是一位理发师,老一辈的居銮人都知道他是谁。記得第一次去他的理髮院已經是上小學的時候。起初去的時候《文進理髮院》就在東發餅家斜對面的店面營業。隱約記得第一次踏進理髮院的時候,他一身白袍,手執刮刀,顧客坐在舊式的理髮椅,他那烏黑的頭髮都是經過頭油的洗禮,異常整齊。理髮院內的一排長鏡子上掛著一個相框,相框裡是他的新聞,標題是“天下頭顱都要挨刀”(印象裡)。每用剃刀刮完一個顧客,他都會從抽屜拿出一張泛黃的小紙,裡面抱著的是准备替換的刀片。他說過,從他開業以來,從不間斷,每一個新刀片都只用在一個顧客上。
小学时对他有一種熟悉感,或許是因為爸媽都是他的朋友。當爸爸在等我理髮時都會和他聊天。記得當他用剃鬚泡沫擦向我兩邊的鬢角,霎时间觉得冰冷,然後眼神非常專注的像電影理髮師陶尼(Sweeney Todd)一樣使出乾淨利落的刀法。我上小学时每天擦的油亮的邊線髮型,都是出自他的手。
直到后来理发院搬去在Court的对面也是就靠著明吉摩河畔,跨过一座小桥就能到了。在哪里,更多的记忆浮现,店內裡播著老歌的舊式音響,墙上挂着老苏丹的照片,一排旧式沙发,一个办公桌,加上他這一位傳統的理髮師。這一切已是回憶。
在2015年,我帶著新加坡朋友去他的理髮院,讓他清理耳朵。一個立柱式的傳統黃燈泡,細長的鐵枝,一個是挖耳棒,一個是毛絨絨的清理棒,最後就是細長的夾子。每一次清理耳朵,心裡總是莫名的緊張,或許是因為他每次都不鼓勵清理耳朵。這也是最後一次光顧他的店。
這次在老人院看見他,我向前和他說話,慶幸的是他還記得我。看著他走路緩慢,詞語也沒有以往的流利,心裡頗有感觸。一些事件讓他失去了以往的開朗和他那滔滔不絕的性格。如今從他的眼睛透露出的只有乏力的眼神。
常在想。。。人一生的縮影,或存在於字裡行間,或存在於不同的時空下。總有一些故事能讓你心裡激起一陣漣漪。用心領悟人生的點點滴滴,內心回憶最終會得到應有的慰藉。
Thursday, 1 March 2018
读后感 - 《中东与伊斯兰世界》 27/02/2018
這本書應該作為高中歷史科的課外讀物。中東歷史的複雜性和多元性是非常吸引人的。作者梳理了中東的歷史脈絡,從兩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到現今的中東亂局,讓我能夠進一步消化以往所閱讀的伊斯蘭世界的書籍。
除了對中東古文明的歷史感興趣,中東伊斯蘭世界也一直在我的關注範圍內。回教徒佔多數的我國,加上以往一些回教化的政策,身為華裔的我們也必須掌握一定的伊斯蘭知識,甚至必須了解伊斯蘭世界對我國的影響程度。我們有許多友族同胞都是在埃及,土耳其,沙地等等中東國家升學,學成歸來後對我們的社會會有一定的影響。
歐美國家對現今的中東負有很大的責任,總覺得除了利益爭奪外,隱約感覺到從奧斯曼帝國後期到二戰之後,歐美國家有意讓中東國家持續着混亂,分裂。人類歷史古文明的起源地,到現今戰爭紛亂的中東世界,是宗教使然嗎?問題的根源在哪?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什麼就不能扭轉局勢。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書裡提及了一些伊斯蘭教禁忌的起源,加上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歷史和紛爭。沙地家族如何從哈希姆家族手中奪得政權,作者都有詳加敘述。回到主題,歷史知識不多談。現在的伊斯蘭世界對我們國家的影響多深?敘利亞內戰所引發的難民問題對人性的考驗帶來怎樣的挑戰?歐洲國家對待難民的措施和實施同化難民的政策,伊斯蘭難民在這些歐洲價值觀生活下的概況等等。歐洲的自由民主,包容多元化的主張也開始受到激烈的挑戰。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醒思因為這些足以影響人類在歷史上的轉向。
伊斯蘭其實仍處於分裂的狀態,再也沒有人有能力繼承哈里發並帶來改變。伊斯蘭對現代社會的演變雖然緩慢,但我們仍能看見前進的態勢。阿拉伯之春後的民主真空,沙地王儲的改革,ISIS的威脅,敘利亞內戰,以巴衝突,土耳其失敗的軍事政變,埃及的內亂,這一連串的事件都是有跡可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舊體制與公民的對抗,之中又夾帶了伊斯蘭元素。這些相互制衡又相互結合的元素不斷在中東這片土地上發生,甚至在東南亞也在發生著。
放下偏見,認真看待真正的中東,了解真正的伊斯蘭世界因為這片土地豐富的文化歷史,的確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事蹟。希望真正的和平繁榮最終能降臨中東世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