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July 2018
读后感 - 《香港-大英帝国的终章》 29-06-2018
鸦片战争后,香港被割让给英国,开始了155年的殖民历史。中学时将重心放在了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之后才渐渐的去了解这一个在中国笼罩下的英殖民地。
作者以港人的人文生活和社会轶事来述说整部香港的历史。这就像一本历史故事,将香港的一草一木,街景,生活,建筑,民生等等的演变过程书写的非常细腻。从香港的开壇历史开始,然后把蛋家和港人的生活方式,新界的传统氏族与香港的乡绅到转变成如何与港英政府的磨合描绘的非常深刻。作者俨然就是写出了一整部香港殖民历史的总结。
我对一国两制与中共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下的相互影响感兴趣。中港之间如何磨合?港人心态上的转变过程,香港本土文化被影响的程度,香港所坚信的法治和意识形态如何在港人心中保存等等,这些都是我非常想去了解的课题。去年阅读了《港英政府》一书,但仍找不到我要的答案。
回归21年了,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反抗的香港。一个在过去都是由英国委派港督所统治下的香港却没有招港人拥有如此的厌恶感。我认为港英政府在”无为而治“的政策上发挥的炉火纯青。最感到庆幸的是香港保留了华人传统与一些在大陆失去的儒家思想精髓,这也是我一直期盼中国所该有的面貌,因为香港完全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
当我们回顾1841年到1996年的香港历史,其所拥有的弹性和文化实力就是在这种理念下成长。我常在想如果没有香港,华人世界该有多枯燥乏味。港人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地位应该继续被拥护,这一东方之珠在华人世界里所带出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香港过去专注的“搵钱”精神和发展起华人世界里的娱乐事业,而这也深深影响着华人文化世界的灵魂。无论是电影,歌曲还是明星,都让华人世界有一个心灵依靠(当然台湾也是之一)。其所代表的是华人世界里的多样性,也代表了华人在世界影视上的软实力,这一切都有赖于港英时代下的管治,而这一管治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原理异常复杂,隐形之手影响着这一种精神文化的发展导向,的确让人敬佩。
遗憾的是,直到1997年7月1日的12am,港人都没有政治选择的权力。那一种被殖民宗主国巧取但最后却又被他们在毫无征询港人的意愿下回归,整个历史过程,港人完全被忽视但也是这一中忽视造就了港人的拼搏精神。这一切就是香港的本质,既来之,则安之。内心深深担心着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将失去原有的理念。
香港这璀璨明珠是否能在2047年秉持着自身的文化和法治底蕴并继续与中共政府共荣,我希望这《50年不变》能延续到长长久久,让香港以不变应万变。
谢谢作者把我带入了整个香港殖民史的历史细缝中,如此细腻之细节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