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6 January 2020
读后感 - 《李光耀-40年政论选》2016年5月22日
这本政坛论是记录了李光耀50年代至90年代的政论讲稿。这是我阅读他的第八本书籍,和以往一样,他的远见与务实观念实在让人获益不浅。看看今天的新加坡和国际局势,全在他以往的政坛论一一体现。特别是对中国和香港的问题剖析的一针见血。
他是真正的治国之才,我相信没人能够反对。对问题的看法十分全面但我在阅读这本政论时,一些关于他那咄咄逼人以让人们接受他政策的说词,让我联想起一些人士批评新加坡拥有的是一个独裁和限制言论自由的城市。李光耀是一个务实并坚毅的领导者,如果他认为是对的政策而这个政策也的确符合新加坡的国情,他就会不顾一切的去实行但这种魄力或许会让一些人消化不来他所坚持的真正原因。
他所遗留下的是价值观和对治国所应具有的思维。我们不能常以《民主自由》的口号治理国家。这是我所认同的,因为你不能把民主自由强加于一个国家。(像非洲国家或菲利宾)一个国家必须拥有知识底蕴的中产阶级和拥有大部分受良好教育加上那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才能完全使民主自由发挥作用。但这里的民主是指什么民主?自由所指的是个人自由还是建立在家庭单位基础上的节制性自由。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在一个社会安定,拥有公平竞争的平台和享有自身应有的选择权力。这才是更能符合亚洲社会的政治体制。当民主自由符合不了现实的社会治理,我们是该继续坚持理念还是实际的解决大家所面对的社会问题。高喊了民主自由后,问题还是必须有人解决,这一点是每个人所认同的。
我一直都认为李光耀最成功的地方是建立了一个价值观,一个新加坡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亚洲社会所应有的价值观,一个社会运行所应有的价值观。恰恰是这些无形的价值观确立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个人对待事物所秉持的务实理念,和管理国家者所应具备的道德价值观的准则。
最后,让我读后有感而发的是:
人们都以不同的出发点看待事物,以不同的角度诠释出事物的本质。这就像有人追求的民主自由的理念,有人务实的解决社会事务,这没有存在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平衡观点的问题,我们既要理念所激发的动力,也要有务实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
而从政者最重要的是包容不同的观点与保持坚持理念的活力和保持老百姓最基本的安定需求。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