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Friday, 27 March 2020

讀後感 -《國家地理雜誌 - 天才想的和你不一樣》2020年3月26日


天才的定義是什麼?天才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是不是真的有天才基因的存在?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雜誌舉例了幾位天才的故事,像是達爾文,居禮夫人,Frida Kahlo,畢卡索,George Gershwin,Martha Graham,當然還有大家所熟悉的愛因斯坦。

我抽出這些姓名是因為多數人普遍將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等這一類的科學家列為天才。其實天才的範圍很廣,從物理,科學,宇宙學,舞蹈,寫作,音樂,繪畫上有傑出表現或影響後世深遠的都可以統稱天才。

那到底天才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呢?至今科學家還沒發現有任何所謂的“天才智能基因”。據分析,那些大家所熟悉的天才,有些並從小並不聰慧,或讓人覺得具有成為天才的本質。其實重點在於,他們一直對自己所喜歡的領域保持熱誠,也都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大家往往也忽略了許多天才其實一開始就掌握了其所感興趣的領域所應該具備的知識基礎,然後一直不斷努力下才會成功。毅力也是決定性的因素。

當然對於大腦分析,他們腦部的一些區域比較活躍,甚至鏈接左右腦的胼胝體(Corpus Callosum)也呈現出比較寬的神經纖維。可是這也不是解釋了是否擁有一種智能基因控制著。腦部的活躍是受自己所擅長的事物影響。比如音樂家的部分腦部區域比科學家的部分腦部區域還要活躍。

啟發也佔了重要的一環,因為除了基礎知識,天才們也都是被啟發才有今天的成就。總結來說,繼續訓練自己,專研自己感興趣的科目,當靈感來到時,你就會擁有經驗和知識來進一步探索。成為天才並沒有捷徑,而是毅力,創造力,運氣還有許許多多因素的努力下才能得到的成果。

最後,科學家的確已經找到一些和智能有關的基因,但這只是占我們智商的5%。我並不是很希望科學家能發現最終的智能基因,那樣大家以後就能依靠藥物來改善智能而失去了原始的驅動力。當然,這誰也說不准,畢竟,準備考試真的很累人。哈哈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