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的其中一部成名作 《Benim Adim Kirmizi》又名《我的名字叫红》。书里的背景为16世纪末在伊斯坦堡所发生的细密画家凶杀案。我拜读过作者的另一本小说《纯真博物馆》,他对于伊斯坦堡的描述,人物内心的刻画和一些历史轶事的分享都让我非常着迷。
《我的名字叫红》主要讲述了伊斯兰细密画的艺术史和对东西方不同的文明的倾向与争论。书里介绍了许多伊斯坦堡的历史,传统伊斯兰诗歌,街道,历史著述,手抄绘本和许许多多细密画家的知识,传统,技艺,习俗和作品等等。这就像上了一堂细密画艺术史的课程,也让你萦绕在16世纪末伊斯坦堡的氛围中。
伊斯坦堡千年来都在面对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再融合。这也是到现在还在争辩的一个问题,是该向西方还是东方?对于书里在讲述作画风格和细密画的呈现形式上,是要跟随威尼斯画家的风格?还是遵循伊斯兰传统的细密画风格?传统细密画家讲究的是以真主的眼睛所观看世界,并严格的遵循前辈大师所教导的画风和技巧并延续下去,不能有任何个人风格。可是严厉禁止风格的显现,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长久下去,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宗教,甚至传统都会潜移默化受其他文化的影响然后融入原本自身的文化,而这恰恰是出于生活中的习惯,渐渐的脑海里激起了思想上的碰撞而进而改变自身的所长久信奉的传统。
从拜占庭帝国到奥斯曼帝国再到今天的土耳其,东西文明的较量从没减少过,加上宗教使然,土耳其依旧会因为东西文明这两种方向持续争论下去。向东?向西?其实也只有东西融会贯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里只是简单的叙述读后感,书里拥有大量的细密画内容所以无法一一描述,只能自己阅读体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