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 August 2016
读后感 - 鐵娘子
務實,信念,堅定,不會因為情感上的謬誤而影響正確的政策。劃時代政治人物都擁有的特質,撒切爾夫人也不例外。她從不動搖自己所提出的立場。撒切爾夫人雖說是可圈可點的政治家但評價政績是要以實際成果來評斷。她對自由市場的推行,蘇聯最終會垮台,讓英國人民擺脫依賴主義,這些都是她信念堅定的成果。
無論李光耀,鄧小平或撒切爾夫人,他們能帶領國家走向強盛所依靠的就是務實理念。這讓我領悟出政治的平衡之術。例如民主與政治氛圍的平衡,自由與社會價值觀的平衡。另外怎樣才能擁有正確的政治思維和怎樣能磨練出犀利的感悟以判斷何謂正確的政策。此外,政治家還要學怎麼衡量當下的時機該運用什麼政策。雖然有些政策的出台是有利國家的發展但只要在錯誤的時機實施,其效果將大打折扣。
這些都是要不斷閱讀人物傳記並吸收其中的經驗。自己所必須要領悟的是思考他們當下所決定事物的那一刻是以什麼基礎來衡量。簡單來說就是磨練尖銳的眼光和判斷能力。對於那個時代來說,撒切爾夫人掌權的適逢其時。英國現在脫歐的問題,從她執政時期時就一直徘徊在英國的政治裡。我常和人分享如果要了解政治事件,以當下的氛圍分析與斷定是不恰當的。至少也要回顧國家以往的政治歷史,政策制定的角度來分析看待。因為歷任領導人所遺留下的政治遺產,哪怕是一些小政策都能引起政治上的蝴蝶效應。
撒切爾夫人確立了英國自身的定位與價值,中興英國並取回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當然她對英國自身的強烈認同感導致她對歐洲一體化產生抗拒。但是,無論是在福克蘭群島戰爭,還是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上,她都能為英國取得最大的權益。
各個國家在經濟政策上,永遠都會出現不同理念的爭論。我們是要選擇通過貨幣政策,利率政策還是稅務調整來恢復經濟?這些在各國的內閣和學者間永遠持不同的意見。打個比方,可能在現階段實施利率調控能恢復經濟但不代表在一段時間過後還能用會相同的政策。時機,永遠都是時機加上當下氛圍以形成決定政策的元素。
身為領導者,作出決定的那一刻就是依靠自身堅定的信念和將所有經歷濃縮成下決定的扳機。撒切爾剛開始執政所推行的貨幣主義和自由經濟主義,在開始時造成失業率不斷上升但事實證明,正由於她的堅定信念,英國之後慢慢復甦進而激活了英國的經濟,更帶領英國再次走向國際。
時機隨着政治圈不斷的轉動,就像天體運行。掌握了運作模式就掌握了主動權。
還是那句老話,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