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Wednesday, 9 October 2024

读后感 -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2024年8月30日

 

这本书主要从吴哥的王朝历史切入,并简要介绍了当时东南亚各国的国情。书中详细描述了吴哥王朝的诸多方面,包括律法、生活、农业、宗教文明等,让我们得以对吴哥王朝的历史面貌产生出一个深刻的影像。尤其突出了以农耕为基础的植物文化、女性优先的社会制度以及水稻耕作的农业社会。

书中还提到了东南亚其他古代文明国家,如三佛齐、狼牙修、占婆、诃陵国、满者伯夷、巨港和阿瑜陀耶等,强调了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与印度文明/佛教文明的密切联系。这些文明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也对宗教信仰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也深入介绍了吴哥的社会结构,律法,生活方式,语言,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并通过吴哥的碑文和雕塑探讨其背后的含义。这些碑文中有大量的高棉语、梵语、巴利语以及近代高棉语与孟族语(通常从左上向右横式书写)。碑文和雕塑不仅记录了历史,还象征了当时的宇宙观和精神价值。

吴哥时代的精神价值和思想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吴哥窟作为东南亚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不仅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巧,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宇宙观和宗教信仰。通过书中和吴哥整体的建筑群,雕塑的描述,可以看出吴哥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高度依赖,尤其是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储水池与雨水管理对于农业和城市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吴哥王朝的灭亡与阿瑜陀耶王朝的持续战争有着密切关系。吴哥都城在经历了600年的辉煌之后,最终毁灭于这场长久的战乱中。

东南亚的历史并非单纯以时间为主轴的文化史,而是一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生活史。东南亚文明深受自然环境影响,森林、水田和海洋构成了其文明的基础,并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植物文化社会。

很遗憾的是书中除了提及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这是了解吴哥王朝和东南亚历史的宝贵文献之一,其他本土文献都消失了,因为当时贝叶作为书写材料容易被虫蛀,因此并没有留下太多完整的历史记录,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

最后,阅读后通过对吴哥王朝的分析,引导我们从东南亚各文明的角度反思自身国家的发展。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东南亚精神的一次探讨—一种与自然共生的独特文化模式。这种精神至今仍在影响着东南亚的社会和文化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出伊斯兰文明的发展如何在马来西亚改变着以往印度文明在其历史上的社会与文化面貌。

我曾经去过柬埔寨,亲身体验了这个国家的魅力。从金边乘坐长途巴士前往暹粒的路上,我看到了柬埔寨乡村的真实风貌。这段旅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吴哥王朝的历史和文化,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一个古老文明的辉煌与衰落。

最后,其实每一次都很想让那些伊斯兰极端分子闭嘴,如果要以时间线来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正统性,那马来半岛一开始是受古印度文明,佛教文明影响。我们就处于东南亚中心,本该就是各族,各文化,各宗教的交汇处,多元才是我们的归属。至于新一代的马来西亚青年,让我们以东南亚多元文明共存的角度去思考马来西亚未来的定位与发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