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eList - Make your site Live

Monday, 10 April 2023

读后感 - 《不平等的样貌 - 新加坡繁荣神话背后,社会底层的悲歌》2022年12月7日

 


新加坡的制度就是建立在国家层面的生存基础上,像是贫困或低收入的问题也将被视为个人能力的问题之一,政府将不会给与多余的援助。这也造就在现实生活中,贫困人士没有多余的援助选择,或只能在极为严苛的条件下取得援助。

新加坡的唯才是用制度,以另一个视角看待其实就是不平等的必然结果,这个含义就是低收入者配不上平等生活,因为国家认为你的低收入情况是因为你的个人能力,所以高收入者在这个制度下才能享有更完善的国家福利。唯才是用的本质,基本上是对人进行分类,筛选,然后给予不同的评价, 并对个人能力的缺失无限放大。

在新加坡这种高度家长式政策的指引下,将念书,取得文凭,找到好工作,存公积金,结婚,买HDB等等成为一直种周而复始的制度化模式,当有人不依照或跟不上这个模式时,就会被视为异类,因我们总以先入为主的视角看待低收入者因为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导致他们陷入贫困,但我们却不曾真正的设身处地去了解他们的难处,因为贫困者的家庭极为容易陷入社会制度下的恶性循环。我始终坚信人不该作为政策制度下的附庸品。

不可否认,高收入者在育儿和家庭规划方面拥有更多的选项,他们能聘请女佣,让孩子参加学习班和体验更多不一样的生活,但低收入者却没有其他选项,他们只能花更长的时间工作,连最基本的work life balanced都不敢奢望,但现实中低收入者却更愿意牺牲自己的闲暇时间陪伴孩子,这也是补偿孩子因不能像其他高收入者的孩子拥有更多的娱乐活动。

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大爱的社会,第一,社会应该帮助低收入者拥有更多选项和时间以便他们能好好照顾孩子和家庭。

不过新加坡的住房,保健和社保制度都取决于你本身是否有一份固定的收入,当你失去工作或收入减少,你就会失去这些基本福利, 而这些制度也建立于成立家庭的基础上,如果你失去与家庭的连接,你就会陷入困境,这也造成一些低收入的单亲家庭增加取得援助的难度。这就是政府的制度,对个人的援助极为苛刻和高度机械化,就连同理心都是以规章制度来定义。

不过这也是作为一个小国的生存之道。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同理心,都必须以高效的制度来规范。

                                        莫忘,人情是水,而不是规范的容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